作者:张文琦 审核人:刘强
一、大赛简介
在信息化、智能化的浪潮下,智能科技与数字创意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作为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中的重要赛事,“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及创意竞赛(以下简称“竞赛”)”,更是肩负起引领高校相关专业学生在智能科技与数字创意交融领域中创新创业、提升实践技能的使命。自首届赛事举办以来,这项竞赛便受到了包括“985”“211”“双一流”大学、普通高等院校及高职院校师生的广泛关注与积极参与。
回顾过往,每一届竞赛都是“智能科技”与“数字创意”领域深度融合的视觉盛宴。特别是在2023年第十一届数媒竞赛,更是汇聚了来自1700多所高校及院校的7.5万个团队,共计20万余名师生参与,这一盛况再次彰显了这一赛事的魅力和影响力。参赛作品的数量和质量逐年提升,不仅受到智能科技与创意产业的认可,更为青年学子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交流思想、碰撞创意的绝佳平台。
为了响应国家对于智能科技与数字创意领域的重视,以及满足高校相关专业学生的迫切需求,经竞赛组委会研究决定,现正式发布“2024年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及创意竞赛”大赛通知。本届竞赛将继续秉持“科技创领未来,创意变革时代”的竞赛宗旨,弘扬中华优秀民族文化,加快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需求的协调发展。
本届大赛设有“自主命题”和“指定命题”两大赛道。其中,“指定命题”赛道由各地政府组织及智能创意领域知名企业共同参与命题,旨在将高校的“服务社会”“科技创新”“文化传承”等使命与“人才培养”过程深度融合。通过优秀作品的展示、业界专家的评审、颁奖以及高峰学术论坛等活动,旨在挖掘更多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智能科技与数字创意作品,搭建“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发展平台,为我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展望未来,数媒竞赛将继续发挥其引领作用,促进高等教育高质量的内涵建设和教育数字化改革与创新;提升专业教师的教学创新水平,增强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搭建校企、政产学研产教融合平台,助力大学生数字创意、设计实践、技术迭代和产品创新能力提升。
大赛官网:www.cmit.cn
广东海洋大学校赛负责老师:张文琦
二、大赛进度安排
大赛进度安排以每年发布的官方通知为准,一般于每年5月发布赛事通知,原则上每年举办一次。以下为2024年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及创意竞赛的进度安排参考,见表1。
表1:大赛进度安排表
序号 |
日程安排 |
活动安排 |
1 |
2024年10月18日24 点截止 |
大赛报名、提交参赛作品 |
2 |
2024年10月19日—10月24日 |
竞赛校赛/初评 |
3 |
2024年10月25日—11月3日 |
省(市)赛评审 |
4 |
2024年11月4日—11月8日 |
公布入围全国总决赛名单 |
5 |
2024年11月22日—12月1日 |
全国现场总决赛及颁奖典礼 |
备注:
1) 以上为竞赛初步拟定时间,具体时间以最新通知为准;
2) 全国现场总决赛地点为:中国成都及中国黄陵县,将根据赛道主题而确定,两场总决赛具体举办时间以最新通知为准;
3) 全国现场总决赛将根据参赛团队情况而定,具体信息以竞赛官网www.cmit.cn相关通知为准。
1. 报名
由各高校宣传组织报名工作,参赛单位统一填写《大赛报名表》。推荐参赛流程如下:
·第一阶段:大赛组委会向各高校创新创业相关部门发布参赛通知和竞赛要求;
·第二阶段:学生根据要求自由组队,拟定作品方向并提交报名材料;
·第三阶段:校内组织专家评审,对报名队伍进行初选,并出具推荐意见;
·第四阶段:高校向组委会提交推荐团队信息;
·第五阶段:推荐团队填写正式报名资料,完成报名。
2. 作品申报
校级初赛阶段,参赛团队通过www.cmit.cn 或 mit.caai.cn,登录竞赛官网完成参赛注册及提交参赛作品,由各学校校赛联系人自行组织推荐完成;校赛联系人需在官网申请,由省赛秘书处进行审核,通过后可对该校作品进行推荐。如未申报校赛联系人的学校,学生参赛团队亦可自行报名,将由竞赛组委会安排评审专家以学校为单位进行分类评审,推荐参加分赛区参赛作品名单。原则上校赛推荐不超过40%的校赛总作品数量的作品进入省(市)赛区。院校联系人申请流程:根据官网“关于申报2024年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及创意竞赛院校联系人的通知”要求,填写申请表格。
3. 赛区评审
评审专家通过参赛团队提交的参赛作品材料(含参赛文档说明及作品图片说明和视频展示等)进行资格评审。
4. 决赛
本届竞赛采用全国现场总决赛形式,各入围全国现场决赛的参赛团队需至少安排一名团队成员赴今年全国现场总决赛地点:中国成都,参加现场竞赛作品的路演和展示;所有入围全国总决赛的参赛团队,必须安排至少一名成员参加现场竞赛作品的路演和展示,未安排团队成员参加现场总决赛的团队将获得全国总决赛三等奖。全国现场总决赛的评审专家由相关赛道本领域中的优秀企业专家组成3人一组,分类别对入围全国参赛作品从主题性、技术性、创意性、完整性及市场性等多维度进行现场评审。